东都事略(两版本)

此《东都事略》为南宋王称所撰,是一部纪传体北宋史,由于北宋都城汴梁被称为东都故名。全书共一百三十卷,记载从太祖赵匡胤至钦宗赵桓共九朝的历史,分为:帝纪十二卷、世家五卷、列传一百零五卷、附录八卷(辽、金、夏、西蕃、交阯等)。此内含台北国家图书馆、日本宫内厅藏南宋时眉山程舍人宅刊本。

王称其父曾编篡《宋实录》,王称承其家学,博采北宋史略,纂辑成此书。昌彼得称:“宋光宗时眉山程舍人宅刊本,一百三十卷全。按王称承其家学,绍其父赏之遗志,旁搜北宋九朝之文献事迹,撰成此书,叙事约而该,议论亦颇持平,盖其撰述之时,去汴京之陷未远,史料齐全,故老尚在,记载多可征信,李焘撰《续通鉴长编》,于此书多所采辑,故为治北宋史实之重要典籍。” 全文叙事简明扼要,有些内容为《宋史》所无,可补《宋史》不足。由于北宋时期,都城汴梁(又作汴京,今开封市)又被称为东都,以洛阳为西都,所以被命名为《东都事略》。

《东都事略》在宋绍熙时期初刻于四川眉山,也就是王称家乡。 眉山程舍人宅刊本现传世的,据日本学者阿部隆一《中国访书志》中记载,大抵有三部,分别藏于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日本静嘉堂文库、以及台北国家图书馆。

 

台北国家图书馆藏本

此书从晚清皇室怡贤亲王家中流出来的,上面钤有:怡府世寶、安樂堂藏書記、明善堂覽書畫印記等印记,后来流落到日本。民国初年被大藏书家董授经所购得,带回国内。张石铭以干元之价收归入库 [介绍参考:《细说张静江家族》(张南琛,宋路霞著)],现藏于台北 “国家图书馆”。阿部隆一与昌彼得两位先生都认为台北 “国家图书馆” 藏本为宋本,且为初印本。

 

刊印信息

南宋绍熙年间四川眉山程舍人宅刊本

编著信息

南宋 王称 撰

行款版式

二十四册,框 18.9 x 12.9 厘米,十二行二十四字(语涉宋帝皆空格),左右双栏,版心线黑口,双鱼尾,上间记大小字数,下方记刻工

题记信息

近人張乃熊手書題記

絳雲樓牙籤萬軸,獨缺此書,述古主人所引以自豪者也。此怡邸舊藏,初印 精絕,為宋槧中無上上品。董授經得自東瀛,以千金歸余家,會囑趙硯香重裝, 因識如右。戊午冬日,吳興張乃熊呵凍書。

宋洪邁劄子:翰林學士正奉大夫知制誥兼侍講兼修國史洪邁劄子奏臣
告词:敕承議郎新差權知龍州軍州兼管內勸農事兼管界
沿邊都巡檢使賜緋魚袋王稱
谢表:承議郎直祕閣權知龍州軍州兼管內勸農事兼管沿邊都巡檢使借紫臣稱上表

钤印信息

「望徵」朱文椭圆印、「菦/伯」朱文方印、「擇是居」朱文椭圆印、「明善堂/覽書/畫印記」白文长方印、「怡府/世寶」朱文方印、「安樂堂/藏書記」朱文长方印、「國立中央圖/書館收藏」朱文长方印、「張印/鈞衡」白文方印、「石銘/收藏」朱文方印、「菦圃/收藏」朱文长方印、「張印/澤湖」白文方印、「張印/鈞衡」白文长方印、「石銘/祕笈」朱文长方印、「吳興張氏適園收藏圖書」朱文长方印、「蘇郡吳/岫圖書」白文长方印

收藏来源

此为台北国家图书馆藏本(图源:卷一至卷六卷七至卷一百三十)*商业使用或出版(根据台北国家图书馆相关规定)需由此申请授权

上表、目录

(帝纪十二卷:记载各代帝王的大事)
卷一:本纪一
卷二:本纪二
卷三:本纪三
卷四:本纪四
卷五:本纪五
卷六:本纪六
卷七:本纪七
卷八:本纪八
卷九:本纪九
卷十:本纪十
卷十一:本纪十一
卷十二:本纪十二

(世家五卷:记叙后妃和宗室)
卷十三:世家一
卷十四:世家二
卷十五:世家三
卷十六:世家四
卷十七:世家五

(列传一百零五卷:记载六百九十七人事迹)
卷十八:列传一
卷十九:列传二
卷二十:列传三
卷二十一:列传四
卷二十二:列传五
卷二十三:列传六
卷二十四:列传七
卷二十五:列传八
卷二十六:列传九
卷二十七:列传十
卷二十八:列传十一
卷二十九:列传十二
卷三十:列传十三
卷三十一:列传十四
卷三十二:列传十五
卷三十三:列传十六
卷三十四:列传十七
卷三十五:列传十八
卷三十六:列传十九
卷三十七:列传二十
卷三十八:列传二十一
卷三十九:列传二十二
卷四十:列传二十三
卷四十一:列传二十四
卷四十二:列传二十五
卷四十三:列传二十六
卷四十四:列传二十七
卷四十五:列传二十八
卷四十六:列传二十九
卷四十七:列传三十
卷四十八:列传三十一
卷四十九:列传三十二
卷五十:列传三十三
卷五十一:列传三十四
卷五十二:列传三十五
卷五十三:列传三十六
卷五十四:列传三十七
卷五十五:列传三十八
卷五十六:列传三十九
卷五十七:列传四十
卷五十八:列传四十一
卷五十九上:列传四十二上
卷五十九下:列传四十二下
卷六十:列传四十三
卷六十一:列传四十四
卷六十二:列传四十五
卷六十三:列传四十六
卷六十四:列传四十七
卷六十五:列传四十八
卷六十六:列传四十九
卷六十七:列传五十
卷六十八:列传五十一
卷六十九:列传五十二
卷七十:列传五十三
卷七十一 :列传五十四
卷七十二:列传五十五
卷七十三:列传五十六
卷七十四:列传五十七
卷七十五:列传五十八
卷七十六:列传五十九
卷七十七:列传六十
卷七十八:列传六十一
卷七十九:列传六十二
卷八十:列传六十三
卷八十一:列传六十四
卷八十二:列传六十五
卷八十三:列传六十六
卷八十四:列传六十七
卷八十五:列传六十八
卷八十六:列传六十九
卷八十七上:列传七十上
卷八十七下:列传七十下
卷八十八:列传七十一
卷八十九:列传七十二
卷九十:列传七十三
卷九十一:列传七十四
卷九十二:列传七十五
卷九十三上:列传七十六上
卷九十三下:列传七十六下
卷九十四:列传七十七
卷九十五:列传七十八
卷九十六:列传七十九
卷九十七:列传八十
卷九十八:列传八十一
卷九十九:列传八十二
卷一百:列传八十三
卷一百零一:列传八十四
卷一百零二:列传八十五
卷一百零三:列传八十六
卷一百零四:列传八十七
卷一百零五:列传八十八
卷一百零六:列传八十九
卷一百零七:列传九十
卷一百零八:列传九十一
卷一百零九:列传九十二
卷一百一十:忠义传九十三
卷一百一十一:忠义传九十四
卷一百一十二:循吏传九十五
卷一百一十三:儒学传九十六
卷一百一十四:儒学传九十七
卷一百一十五:文艺传九十八
卷一百一十六:文艺传九十九
卷一百一十七:卓行传一百
卷一百一十八:隐逸传一百零一
卷一百一十九:外戚传一百零二
卷一百二十:宦者传一百零三
卷一百二十一:宦者传一百零四
卷一百二十二:僭伪传一百零五

(附录八卷:列举辽、金、夏、西蕃、交阯的情况)
卷一百二十三:附录一(辽国上)
卷一百二十四:附录二(辽国下)
卷一百二十五:附录三(金国一)
卷一百二十六:附录四(金国二)
卷一百二十七:附录五(西夏一)
卷一百二十八:附录六(西夏二)
卷一百二十九:附录七(西蕃)
卷一百三十:附录八(交趾)

目录后有牌记一方,上面写着:「眉山程舍人宅刊行, 已申上司, 不許覆板」。这是我国,也是世界,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版权实例记载。

王称,又作王偁 [2],字季平,南宋眉州人。 其父王赏官任实录修撰。王称少承家学,淳熙十四年以承议郎出知龙州,进《东都事略》百二十卷,特授直秘阁,官至吏部郎中。著作除《东都事略》外,另有诗四卷,已佚。

北宋将东京开封府作为正都,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作为陪都。东京(东都)开封府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宋时也被叫做汴京、汴梁。

 

宫内厅书陵部藏本

此日本宫内厅书陵部 [有阙,配补钞本,狩谷棭斋旧藏,《经籍访古志》著录]、台北国家图书馆、日本静嘉堂文库 [黄丕烈手跋,配清覆宋刊本,《艺芸书舍宋元书目》、《皕宋楼藏书志》、《仪顾堂续跋》著录] 藏本。此三本皆有眉山程舍人宅之刊记,但并非同一版本,而是彼此有覆刻关系的不同版本。书陵部本与静嘉堂文库本亦非配补自同一版本而成,而是以三种版本相互配补,即使在同一卷内亦见混合配补,因此三本之中有某些同版的叶数共通。

刊印信息

南宋绍熙年间四川眉山程舍人宅刊补修本(配钞,阙卷 59 下、86-93、122)

编著信息

南宋 王称 撰

行款版式

十四册。框 19.2×12.6 厘米,十二行二十四字,左右双边,版心线黑口 [6],双鱼尾,上间记大小字数,下方记刻工

阙笔:玄弦鉉朗驚弘貞徴勗完煦構溝覯遘講偁稱瑋惇敦

钤印信息

秘閣/圖書/之章、帝室/圖書/之章

收藏来源

此为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本*紅葉山文庫舊藏

目录、上表

卷一:本纪一(补钞)
卷二:本纪二(补钞)
卷三:本纪三(配补钞)
卷四:本纪四(补钞)
卷五:本纪五(补钞)
卷六:本纪六(补钞)
卷七:本纪七(补钞)
卷八:本纪八(补钞)
卷九:本纪九(补钞)
卷十:本纪十(补钞)
卷十一:本纪十一
卷十二:本纪十二(补钞)
卷十三:世家一
卷十四:世家二(补钞)
卷十五:世家三(补钞)
卷十六:世家四(补钞)
卷十七:世家五(补钞)
卷十八:列传一(补钞)
卷十九:列传二(补钞)
卷二十:列传三(补钞)
卷二十一:列传四
卷二十二:列传五
卷二十三:列传六
卷二十四:列传七
卷二十五:列传八
卷二十六:列传九
卷二十七:列传十
卷二十八:列传十一
卷二十九:列传十二
卷三十:列传十三
卷三十一:列传十四
卷三十二:列传十五
卷三十三:列传十六
卷三十四:列传十七
卷三十五:列传十八
卷三十六:列传十九
卷三十七:列传二十
卷三十八:列传二十一
卷三十九:列传二十二
卷四十:列传二十三
卷四十一:列传二十四
卷四十二:列传二十五
卷四十三:列传二十六
卷四十四:列传二十七
卷四十五:列传二十八
卷四十六:列传二十九
卷四十七:列传三十
卷四十八:列传三十一
卷四十九:列传三十二
卷五十:列传三十三
卷五十一:列传三十四
卷五十二:列传三十五
卷五十三:列传三十六
卷五十四:列传三十七
卷五十五:列传三十八
卷五十六:列传三十九
卷五十七:列传四十
卷五十八:列传四十一
卷五十九:列传四十二上(缺列传四十二下)
卷六十:列传四十三

卷六十一:列传四十四
卷六十二:列传四十五(补钞)
卷六十三:列传四十六(补钞)
卷六十四:列传四十七(补钞)
卷六十五:列传四十八(补钞)
卷六十六:列传四十九(补钞)
卷六十七:列传五十
卷六十八:列传五十一
卷六十九:列传五十二
卷七十:列传五十三
卷七十一 :列传五十四(补钞)
卷七十二:列传五十五(补钞)
卷七十三:列传五十六
卷七十四:列传五十七
卷七十五:列传五十八
卷七十六:列传五十九
卷七十七:列传六十
卷七十八:列传六十一
卷七十九:列传六十二
卷八十:列传六十三
卷八十一:列传六十四(补钞)
卷八十二:列传六十五(补钞)
卷八十三:列传六十六
卷八十四:列传六十七
卷八十五:列传六十八
缺卷八十六至卷九十三
卷九十四:列传七十七(补钞)
卷九十五:列传七十八(补钞)
卷九十六:列传七十九(补钞)
卷九十七:列传八十(补钞)
卷九十八:列传八十一(补钞)
卷九十九:列传八十二(补钞)
卷一百:列传八十三
卷一百零一:列传八十四
卷一百零二:列传八十五
卷一百零三:列传八十六
卷一百零四:列传八十七
卷一百零五:列传八十八
卷一百零六:列传八十九
卷一百零七:列传九十
卷一百零八:列传九十一
卷一百零九:列传九十二
卷一百一十:忠义传九十三
卷一百一十一:忠义传九十四
卷一百一十二:循吏传九十五
卷一百一十三:儒学传九十六
卷一百一十四:儒学传九十七
卷一百一十五:文艺传九十八
卷一百一十六:文艺传九十九(配补钞)
卷一百一十七:卓行传一百
卷一百一十八:隐逸传一百零一
卷一百一十九:外戚传一百零二(补钞)
卷一百二十:宦者传一百零三(配补钞)
卷一百二十一:宦者传一百零四(配补钞)
缺卷一百二十二:僭伪传一百零五
卷一百二十三:附录一(辽国上)(补钞)
卷一百二十四:附录二(辽国下)
卷一百二十五:附录三(金国一)
卷一百二十六:附录四(金国二)
卷一百二十七:附录五(西夏一)
卷一百二十八:附录六(西夏二)
卷一百二十九:附录七(西蕃)(补钞)
卷一百三十:附录八(交趾)(配补钞)

东都事略目录前题:承議郎新權知龍州軍州兼管内勸農事管界㳂邊都廵檢使借紫臣王稱上進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此书可与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二书 “鼎足而三”,是 “考宋史者所宝贵” 的重要书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