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九鼎图述
此《大禹九鼎图述》由明代王希旦著,林翰校。全书不分卷,前为大禹九鼎图述,后列臆想中的大禹像及九鼎图像样式:洛书鼎、乾象鼎、九河鼎、九州鼎、五岳四渎鼎、九糓鼎、夭乔彚祥鼎、异物灵彚鼎、飞走肇瑞鼎。后附历代帝王鼎类。此为明崇祯时期张英刻本。
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九鼎,是中国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下。
目录
九鼎图述引(朱继祚撰)、叙(夏言撰)、自序(林翰撰)
大禹九鼎图述、题九鼎图述后(王希旦撰)、九鼎图像
附:历代帝王鼎类
跋(马歘撰)
前题:明晉安石谿王希旦著、後學問羲子林翰參訂、東瀚天格氏林汝明圖書
王希旦,字文周(维周)。福建泉州府晋安人。约活跃于明嘉靖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