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由南宋晁公武撰。此书是我国现存最早附有提要的私家藏书目录,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部下设类,又分四十五类,共著录书一千四百九十多部。此内含南宋淳祐时期黎安朝袁州刊本、清康熙六十一年陈师曾重刻袁本、嘉庆二十四年汪氏艺芸书舍重刊衢本三种。

晁公武在四川转运司供职时,因转运使井度临终前赠书,故有志撰书。绍兴二十一年,晁公武在知荣州任上,利用闲暇之余,“日夕躬以朱黄,雠校舛误,终篇辄撮其大旨论之”,完成《郡斋读书志》初稿,晚年定居四川嘉定府符文乡,建有 “郡斋” 藏书处,不断进行修订和补充。所著录书中,唐、五代文献占很大比例,可补两《唐书》和《宋史·艺文志》之缺。宋代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汉书艺文志考证》、《玉海》等大量引用《郡斋读书志》。本书每部有总论,即大序,每类有小序。小序末标明,均编入每类第一部书的提要之内。提要的形式和内容,大体仿《崇文总目》,而偏重于考证。在每书之下,或述作者略历,或论书之要旨,或辨明学派渊源,或胪举不同学说,并加考订,为后世了解宋代及宋代以前的古籍,提供了依据。目录学家陈振孙称此书:“其所发明,有足观者。”

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晁公武致仕,遂重拾旧业,对未刊初稿进行整理、增补。至孝宗淳熙七年至十一年间,其门人杜鹏举闻这位 “博物洽闻、雅称海内” 的晁先生有此著作,遂为之刊刻行世。这就是四卷的蜀刻本,不妨称之为 “初刊本”。这个本子不够完善,刊行后,晁公武又对它作了大量的修订和补充:对既得而尚未撰写解题的图书,继续撰写解题;初刊本成书以后所得之书,补编入目;修订不够完善的解题;更换后出的足本;补写不少各类小序;增设类目;调整图书归类和编次等。所以,今本中有绍兴二十一年以后的内容。比如,史部实录类的《哲宗实录》及杂史类的《建炎日历》,三次称高宗为 “太上皇帝”;经部书类《古文尚书》是晁公武在孝宗乾道年间在四川安抚使任上才得到的;史部史评类著录的孙甫《唐史要论》刊刻绍兴二十七年(1157),经部易类刘牧《钩隐图》及衢本集部别集类《范文正公集》、《别集》均刊刻于乾道三年(1167);此外,别集类《李易安集》言及李清照 “流落江湖间以卒”。李清照卒年,学界虽有争论,但起码在绍兴二十二年以后(1152),等等。不过,晁公武未及见到他的结集刊行就去世了。最后的编辑刊刻是由他的另一位门人姚应绩完成的。此本可以称之为 “补正本”,是《读书志》的终成形态。约在淳熙十四年前,这就是二十卷的蜀刻本。《读书志》最初的两个刊本都是蜀刻本,都刊行于宋孝宗的时候,并非高宗绍兴年间。可惜,这两个蜀刻本,都已佚失了。

宋理宗淳佑九年(1249),游钧在衢州(今浙江衢州市)重刊蜀刻二十卷 “补正本”,是为衢本。同一年,黎安朝在袁州(今江西宜春)重刊蜀刻四卷 “初刊本”。同时,又刻了赵希弁据他自家藏书撰的《读书附志》。次年,并刻赵希弁据衢本摘编而成的《读书后志》二卷和赵希弁所撰《二本考异》。与《读书附志》相对而言,先刻的四卷《读书志》,习惯上被称作《前志》。《前志》、《附志》、《后志》,合为七卷,是为袁本。从此以后,《读书志》在其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衢本和袁本两个版本系统:前者渊源于蜀刻二十卷本而以淳佑衢州刊本为祖,后者渊源于蜀刻四卷本而以淳佑袁州刊本为祖。(介绍参考:孙猛 《郡斋读书志》浅谈

 

南宋刊袁本

宋理宗淳佑九年(1249)黎安朝在袁州(今江西宜春)重刊蜀刻四卷 “初刊本”。同时,又刻了赵希弁据他自家藏书撰的《读书附志》。次年,并刻赵希弁据衢本摘编而成的《读书后志》二卷和赵希弁所撰《二本考异》。与《读书附志》相对而言,先刻的四卷《读书志》,习惯上被称作《前志》。《前志》、《附志》、《后志》,合为七卷,是为袁本。淳佑袁本《前志》分四十三类(收书一千零三十五部),《后志》收书四百三十五部,共一千四百七十部,除去重见,为一千四百五十九部。1925 年清室善后委员会清点故宫图书时,发现此淳佑刻(宋元递修)袁本。此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刊印信息

南宋淳祐九年至十年黎安朝袁州刊(宋元递修)本

编著信息

南宋 晁公武 撰

南宋 赵希弁 续附

行款版式

五册。框 22.5×17 厘米,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左右双栏,版心花口,书口记字数。双黑鱼尾,中记卷次,下记叶次及刻工名。

避讳:「玄、炫、鉉、郎、弘、殷、匡、禎、貞、徵、讓、勗、桓、瑗、烜、慎、惇、敦、廓」缺末笔

序跋信息

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序

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門人承議郎新奏辟通判茂州軍州事賜緋杜鵬舉序

卷五末跋:淳祐己酉日南至宜春郡假守番陽黎安朝謹書

昭德先生讀書後志序:淳祐庚戌日南至江西漕貢進士祕書省校勘書籍趙希弁謹序

衢本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後自序:紹興二十一年元日昭德晁公武序

跋:淳祐庚戌小至二日番陽黎安朝謹識

跋:淳祐己酉夏五郡守南充游鈞書

刻工信息

文友、交、大慶、余、宇、張、辛、何、大壽、陸、逸、陸逸、質、文、文質、張大雅、夏、羅、黃應、章、黃、礼、明、章大慶、明道、仁、黃明道、孫、友、干

钤印信息

「東宮書府」朱方、「沅叔審定」朱方、「蒼巖子」朱圆、「觀其大畧」白方、「蕉林藏書」朱方

收藏来源

此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故善 003689-003693)

目录

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序、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

卷一上、卷一下
卷二上、卷二下
卷三上、卷三下
卷四上、卷四中、卷四下、卷四下下
卷五上:附志、卷五下:附志
黎安朝跋

昭德先生讀書後志序、衢本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後自序

目录
后志卷一
后志卷二
考异

黎安朝跋、游鈞跋

正文卷端题:昭德先生 郡齋讀書志 卷第一上

赵希弁,字君锡,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南宋宗室。 宋太祖九世孙。曾祖赵子孟,官右从政郎。赵希弁之祖赵伯荃过继赵师向为后代。赵希弁早年为江西漕贡进士,勤于治学,曾任秘书省校勘。曾校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撰有《读书附志》1 卷,收书 469 种。

黎安朝,江西鄱阳人。南宋淳祐九年(己酉 1249)守袁州。

 

清重刊衢本

清嘉庆二十四年 (1819),清代藏书家汪士钟得瞿中溶的旧钞衢州本,请李富孙详校刊行成此本。汪士钟重刻衢本分经、史、子、集四部。部下设类:经部十、史部十三、子部十八、集部四、共四十五类。共收书一千四百七十二部,除去重见,为一千四百六十八部。

刊印信息

清嘉庆二十四年(己卯 1819)汪氏艺芸书舍重刊衢本

编著信息

南宋 晁公武 撰

南宋 姚应绩 编

行款版式

四册。框 18.6 x 13 厘米,九行行二十一字,左右双边,白口单黑鱼尾,版心中镌”讀書志”及卷次, 下镌叶码

卷二十末叶镌:蘇州阊门外洞涇橋西吳青霞齋刊刻刷印

序跋信息

序:嘉慶己卯十有一月吳縣黃丕烈識

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序:紹興二十一年元日昭德晁公武序

后叙:淳祐己酉夏五郡守南充游鈞識

跋:嘉慶己卯春二月嘉興李富孫跋

跋:嘉慶二十四年己卯十二月茂苑汪士鍾跋

钤印信息

蒼茫齋、華陽高氏、高世異圖書印、高世異印、鑽閲六經 泛濫百氏

收藏来源

此为天津图书馆藏本

参考文献

孙猛 《郡斋读书志》浅谈

目录

序(黄丕烈撰)、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序(晁公武撰)、目录

卷一:经类总类、易类、书类
卷二:诗类、礼类、乐类
卷三:春秋类、孝经类
卷四:论语类、经解类、小学类
卷五:史类总论、正史类、编年类
卷六:实录类、杂史类
卷七:伪史类、史评类、职官类
卷八:仪注类、刑法类、地理类
卷九:传记类、谱牒类、书目类
卷十:子类总论、儒家类
卷十一:道家类、法家类、墨家类、纵横家类
卷十二:杂家类、农家类
卷十三:小说类、天文类、星历类
卷十四:五行类、兵家类、类书类
卷十五:艺术类、医书类
卷十六:神仙类、释书类
卷十七:集类总论、楚辞类、别集类上
卷十八:别集类中
卷十九:别集类下
卷二十:总集类、文说类

后叙(游钧撰)、跋(李富孙撰)、跋(汪士钟撰)

书名页题:吳門汪氏刊行 郡齋讀書志 藝芸書舍藏版

汪士钟,字春霆,号阆源。清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汪文琛之子。好读书,遍读其父所藏之书,藏书处称为艺芸书舍,多收集黄丕烈、周锡瓒、袁寿阶、顾抱冲所藏。

晁公武,南宋著名目录学家、藏书家。字子止,人称 “昭德先生”。宋代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县)人。靖康末年入蜀避乱,定居嘉定(今乐山)。宋高宗绍兴二年举进士第,绍兴十一年至十七年任四川转运使井度的从官。

 

清重刊袁本

衢本、袁本自宋代刊刻后,久已绝迹,仅赖抄本流传。清康熙六十一年 (1722) 海宁陈师曾得袁本不全抄本,刻为此本。

刊印信息

清康熙六十一年(壬寅 1722)海宁陈师曾重刻袁本

编著信息

南宋 晁公武 撰

南宋 赵希弁 续附

行款版式

四册。框 13.5×10.5 厘米,十行二十字,单鱼尾上下黑口,左右双边

序跋信息

重刊序:康熙六十一年歲在壬寅暮春之初海寧陳師曾記於長安邸舍

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序

昭德先生 郡齋讀書志:門人承議郎新奏辟通判茂州軍州事賜緋杜鵬舉序

衢本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自序:紹興二十一年元日昭德晁公武序

昭德先生讀書後志序:淳祐庚戌日南至江西漕貢進士祕書省校勘書籍趙希弁謹序

跋:淳祐庚戌小至二日番陽黎安朝謹識

跋:淳祐己酉夏五郡守南充游鈞書

收藏来源

此为日本内阁文库藏本

目录

重刊序(陈师曾撰)、总目、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序、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序、衢本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自序

卷一上、卷一下
卷二上、卷二下
卷三上、卷三下
卷四上、卷四中、卷四下、卷四下下
卷五上:附志、卷五下:附志

昭德先生讀書後志序
后志卷一
后志卷二
考异

黎安朝跋、游鈞跋

书名页题:重刻宋晁昭德郡齋讀書志

陈师曾,浙江海宁人,清康熙时名臣陈邦彦之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