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王注(仿宋相台五经本)
此《周易》由三国时期魏国王弼注。全书共十卷,内容包括:王弼注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及《传》的《文言》、《彖辞》、《象辞》等。东晋韩康伯续注《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每卷后附考证。此为清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影刊元相台岳氏荆谿家塾本五经之一(初印本)。
王弼所注《周易》为历史上重要的《周易注》之一。唐太宗命孔颖达等修《五经正义》,其中《周易》选用王弼注,认为 “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从此,王弼《周易注》作为官方定本而流传于世。《四库全书总目》说:“《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寝流于谶纬,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遂能排击汉儒,自标新学。”
宋末元初岳氏 [岳氏(1183—1234 年),一说为岳飞孙岳珂,南宋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字肃之,号倦翁。嘉定间出守嘉兴(今属浙江),定居于府西北之金佗坊。官至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制置使、宝谟阁学士。因痛念其祖遭诬被害,撰《金佗萃编》以讼冤。生平富收藏,精鉴赏,工诗文,为辛派词人。著述有《九经三传沿革例》、《愧郯录》、《桯史》、《宝真斋法书赞》及《玉楮集》等。因岳珂之书塾称之为相台书塾,由此有 “相台岳氏” 之称。一说(更可能)其为为元初义兴(今江苏宜兴)岳飞九世孙岳浚。] 在廖本 [宋代有九经刻本,初以建安余氏、兴国于氏为善,其后,廖刚厘定二本进行重刻。] 基础上参考家塾所藏的二十三种不同本子反复勘误覆对,并增加《公羊》、《谷梁》二传和《春秋年表》、《春秋名号归一图》二书,重新刊刻于相台家塾。岳氏刻本《相台九经》考证精密、审慎,版刻精良,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和推崇。
到清初已无《相台九经》的全本。清宫先得《春秋》藏于昭仁殿,后又得《易》、《书》、《诗》、《礼记》藏于御花园之养性斋。清高宗乾隆念此五经「幸合則不可使復分」,遂在昭仁殿后庑另辟一室,专藏《相台五经》[3] 原本,命名为「五經萃室」,并令武英殿翻刻,每卷之末附有词臣 [4] 撰文字异同考证。清嘉庆二年昭仁殿失火,五经皆毁。今岳氏本《周易》《春秋》(有补配)仍有孤本存世,而另外三经皆佚,仅有武英殿仿刻本能睹其貌。
该书为包背装。蓝地洒金绸书衣,仿金粟山藏经纸书签,上题墨笔正楷书名。书页正面折叠,版心向书口,书页两边的边栏均向书背,用纸捻装订后再用整幅洒金绸包裹书背。
^函套装帧图(北京故宫博物院)
该书装帧精美,款式古雅,基本保持了原书的时代风貌,连历代藏书印都无一遗漏。但美中不足的是略去了底本版心下的刻工姓名。而在每卷末页左边栏外下方刻上一行翻刻时的写工姓名,如「內閣中書臣費振勳敬書」等。(撰稿人:陈芳)
刊印信息
清乾隆四十八年(癸卯 1783)武英殿影刊元相台岳氏荆谿家塾本五经之一
每卷末有「相臺岳氏刻梓荊谿家塾」刻记
责任人信息
三国魏 王弼 注
东晋 韩康伯 注
行款版式
三册(包背装)。半叶框 21×13.6 厘米,八行行十七字(小字双行同),每卷后考证:半叶十行行二十一字。四周双边,白口双黑鱼尾,书口刻「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仿宋本」,中记「周易」与卷次,下记页次。每页有书耳记各篇名。每卷后记 [卷一末叶下书耳刻「內閣中書臣費振勳敬書」。卷二末叶下书耳刻「進士臣羅錦森敬書」。卷三末叶下书耳刻「進士臣王鵬敬書」。卷四末叶下书耳刻「舉人臣金應璸敬書」。卷五末叶下书耳刻「舉人臣王錫奎敬書」。卷六末叶下书耳刻「舉人臣孫衡敬書」。卷七末叶下书耳刻「舉人臣吳鼎颺敬書」。卷八末叶下书耳刻「舉人臣胡鈺敬書」。卷九末叶下书耳刻「舉人臣陳昶敬書」。卷十末叶下书耳刻「舉人臣虞衡寶敬書」] 该卷书手姓名。
阙笔:弘、玄、鉉,缺末筆
序文信息
五經萃室記:癸卯新正月上澣御筆。
卷首有清乾隆御题诗 題宋版易經:癸卯新正月御筆
周易略例序:唐四門助教邢璹註
钤印信息
懋勤殿鑒定章
墨印(雕):古稀天子之寶、猶日孜孜、古希天子、天祿繼鑑、乾隆御覽之寶
收藏来源
此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故殿 033978-033980)
版权协议
目录
五经萃室记(清高宗乾隆撰)、题宋版易经(清高宗乾隆撰)
卷一:周易上经乾传,考证
卷二:周易上经泰传,考证
卷三:周易上经噬嗑传,考证
卷四:周易下经咸传,考证
卷五:周易下经夬传,考证
卷六:周易下经丰传,考证
卷七:周易系辞上,考证
卷八:周易系辞下,考证
卷九:周易说卦,考证
卷十:周易略例序,周易略例,考证
卷端(卷一至卷六、卷十)题:王弼註
卷端(卷七至卷九、卷十)题:韓康伯注
《易》据说有三种:《连山》、《归藏》和《周易》,合称三易。《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周易》是唯一有传至后世的文献。相传《周易》是依循周文王主编《易》的著述而来,成书大约在西周时期。
王弼,字辅嗣,山阳郡人。三国时代曹魏的著名经学家、易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父亲是王业。兄长王宏。祖父王凯是王粲的族兄,祖母是刘表之女。 为《道德经》和《易经》撰写注解,对后世影响甚大。
韩康伯,名伯,字康伯,颍川长社人。东晋玄学思想家。 自幼聪明,家酷贫,史称康伯 “清和有思理,留心文艺”,舅舅殷浩称他 “能自标置,居然是出群之器”。历官豫章太守、吏部尚书、领军将军。 著有《易系辞传注》,该书不受今古家法约束,颇有新意,且顺应魏晋时之潮流。